题目: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
题目解析: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经历: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在延安正式开播对外英文广播,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送向海外播发新华社英文文字电讯,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的消息。此后,新华社英文广播的业务和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党的对外宣传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
1949年春,新华社跟随党中央进驻北平。此时,英文广播部和口语广播部的工作是由社长廖承志直接领导的。进城初期英播部没有和总编辑胡乔木率领的总社编辑部一起去北平郊外的香山,而是暂设在西长安街六部口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内。6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原新华社口语广播部扩充为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管理并领导全国广播事业,廖承志任处长。英播部人员划归新成立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领导,但文字广播仍以新华社名义对外播发。
这年9月的一项统计表明,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每天广播3小时,同时用两部发射机分别对美国旧金山和欧洲地区(中心布拉格)广播,呼号为CQ DE ZNCR。
进城后,新华社英文广播的主要内容包括渡江战役的胜利和全国解放的进程,接管大城市后对经济和生产的恢复,政协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成立等。英文记者陈龙参加了开国大典的报道。
除对外英文广播外,英播部还出版一种“英文每日电讯稿”。内容主要是关于新中国的权威的最新事实记载,包括政治、外交、军事、工业、农业、水利、交通、商业、对外贸易、社会福利、文教、科学、体育、美术等。
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进城以后,英播部又招收了一批英文基础较好、文化水平较高的年轻干部,进一步补充了人力。据部分老同志回忆,1949年10月在英播部工作人员有:沈建图、陈庶、陈龙、彭迪、钱行、郑德芳、黄龙、郑平、叶周、张贻、魏琳、周立方、汪仁霖、向立、黎枚、李琴、王禺、陈封雄、曾建徽、李平、杨乐、邓光、罗良、韩拓夫、田雨山等。
1949年10月,新闻总署成立,英播部并入新闻总署下设的国际新闻局,改称新闻处,仍负责编写新华社对外文字广播稿件以及广播电台英语口播节目,还摘译英文参考消息,供有关领导参阅。新闻处处长由原英播部主任沈建图担任。办公地点由广播电台搬到国会街26号(今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现址),当时新闻总署、新华社、国际新闻局同在一个院里办公。
1952年2月,政务院决定撤销新闻总署,新华社改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国际新闻局改为外文出版社,该局新闻处回到新华社,成为对外新闻编辑部。英语口播部分划归广播事业局,但稿件编辑工作仍由新华社对外部负责(1954年1月移交给广播电台)。回到新华社时,英文广播已有工作人员89人,消息来源主要是新华社国内国际稿、京津各报和本部记者的报道。
上世纪50年代初期,除关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报道外,有关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报道成为新华社对外英文广播的重点内容之一。新华社对外部不仅编译了很多朝鲜战争的消息,还陆续派出记者赴朝采访,采写了不少稿件。特别是停战谈判协议签订后,对外部主任沈建图被派到朝鲜开城,任我方谈判代表团新闻处处长和新闻发言人。先后入朝采访的新华社对外英文记者还有陈龙、黄龙、曾建微、吴继淦、李平、钱行等。
新中国成立前后,英国人阿兰•魏宁顿、夏庇若,美国人艾琳等先后担任英文广播的外文专家。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通过修改稿件,讨论报道业务,讲解新闻学知识,传授新闻写作技巧,提高了新华社对外报道的宣传效果,为进一步搞好对外报道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