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不属于隐性课程的是()。 |
|
|
2.教育制度的规范性常常表现为浓厚的()。 |
|
|
3.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是()。 |
|
|
4.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和成人社会教育的总称为()。 |
|
|
5.()是指课业及进程,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 |
|
|
6.()也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学生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
|
|
7.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衔接和关系是由()规定的。 |
|
|
8.()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的总称。 |
|
|
9.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围绕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称为()。 |
|
|
10.()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第一阶段,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培养公民基本素养的教育。 |
|
|
11.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课程组织形态为()。 |
|
|
12.()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校系统。 |
|
|
13.学校教育制度通常简称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
|
|
14.教育制度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包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和()。 |
|
|
15.能够促进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
|
|
16.以下不属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是()。 |
|
|
17.新课改中设置的“品德与生活”、“科学”等课程属于()。 |
|
|
18.通过收集和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以及学生作品、反思和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的评价叫做()。 |
|
|
1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体现的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新动向包括()。 |
|
|
20.()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