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辅导2
第二章 城镇化理论
一、聚集—扩散理论
该理论是对城乡动态关系,特别是小城镇形成机制的描述。
集聚效应:
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
聚集效应的两个子概念: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
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效益,意指由于一批厂商的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例如工业的聚集,可以共享电力、水源和交通运输等各种基础设施,避免污染的扩散。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的减少。
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聚集经济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聚集不经济则构成空间集聚的排斥力和约束力。
一座城市的兴衰,实际上由聚集效应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综合作用所决定。自觉运用聚集效应的原理指导小城镇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扩散效应
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速度将放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由于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使新的增长点得以形成。
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支撑体系的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从城市输入,而人口、产业等也无法在农村地域上聚集,农村城市化进程必然严重受阻。
二、三元结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指出了二元结构的困境,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出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概括为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同时并存。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逐步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双重二元结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村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域上的城市传统工业区和城市新型经济区。由此构成了城乡双重二元矛盾,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
“三元结构”
比“二元结构”多出来的另一元,就是以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城镇。
三、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F.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中心地理论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系统地建立起了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
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是怎样的规律。
他从经济学观点来研究城市地理,认为经济活动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他不仅注意每个具体城市的位置、形成条件,而且更加关注一个区域的城市总体数量、区位、发展和空间结构。
它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方面对城镇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
中心地理论表明,城市服务功能的档次决定着中心城市的等级及其吸引范围。中心城市服务档次越高,便需要更大空间范围的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才能够实现其最基本的收益。
中心地理论是一种综合的、宏观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为具体解决计划、规划问题的动态平衡打下了基础。但在60年代人们刚开始运用中心地理论的时候,却只注意了中心点的作用,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城市,忽视了周边区域的建设。
2.F.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是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当时人们对二战后一些新兴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佩鲁提出增长极概念,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经济计划,建立和发展增长极,以极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许多国家运用增长极策略发展大城市。
增长极的含义:
一是指具有创新能力、规模大、增长迅速关联效应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
二是在地理含义上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地理空间。
“推进型单元”:
是指的优势经济单元,它自身的增长与创新能够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长,也就是具有创新性质的产业或企业(如长虹),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只有创新性企业和产业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支配效应”和“扩散效应”。
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造成经济增长点实力膨胀,形成中心地。出现了带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其作用下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核,同周围地区形成一种势差,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极化过程既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
根据增长极思想,佩鲁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如果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缺少发展极,那就应该创建增长极。
创建增长极要区分两类增长极:一类是吸引中心。一类是弥散中心。前者的作用是把边沿地区的居民吸引到发展极来,减少边沿地区的人口压力,使农户的耕作面积扩大并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边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后者是投资的结果,将增加边沿地区的人口密度。
在发展中国家,增长极战略主要用于解决三个问题:
①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
②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城市化问题;
③首位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问题。
增长极策略:
把工业和投资集中于极,促使被视为增长极的城市迅速发展、增长和繁荣,然后再由增长极影响周边地区发展,以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该理论被广泛的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小城镇大多分布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产要素富集的地区。小城镇迅速发展带来的产业集聚、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使小城镇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周围广大农村区域,成为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五、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提出的背景:
一是根据产业革命240多年来世界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
二是直接依据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积极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创新实践。
理论基础:
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刘易斯.芒福德着《城市发展史》;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和《论小城镇建设。》
(一) “城乡磁铁”论
1.提出的背景:
城乡分离曾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无节制地追求物质财富,劳动者的一切都从属于大机器生产,城市环境越来越失去对人的尊重: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乡对立日益严重;人的心理状态日益被扭曲……这种城市病态在19世纪末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城乡磁铁论就是此时提出的。
霍华德敏锐地看到了这种繁荣和进步的昂贵代价:乡村的停滞、落后和城市生活脱离自然。这种代价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他认为,“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磁铁。
2.田园城市设想
所谓田园城市,其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有花园,建成区用农田或绿地隔开,内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它既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自身又有一定的模式,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
在对田园城市的规划提出设想之后,他进一步提出“社会城市”的观念。
社会城市在规划方面,倡导一种类似“城市群”的概念。主张田园城市的发展出路在于“靠在其他乡村地带以外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社会城市”。主张建设一种高速铁路系统解决社会城市间的沟通问题,它使每个城镇到最远的邻镇只需走10英里,大约12分钟即可到达。在城市生活方面,强调“自足”与“平衡”原则。“自足” 要求田园城市具有自身的良性运转方式,既不依赖于外部的支持。“平衡”主要是指城乡平衡,强调农业、农村对工业、城市的作用,防止城市过度膨胀而侵害农业。
3.“城乡磁体”论
霍华德设想出三种磁力: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他为此绘制了“三磁铁图”,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两块磁铁,它们各自力争把人民吸引过去。然而还有一个与之抗衡的劲敌,那就是部分吸取二者特色的代表新生活方式的第三块磁铁:城市—乡村磁铁这个磁铁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而尽可能地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他指出城市和乡村具有彼此依赖的优点和缺点:
城市的有力因素是提供就业机会和享用各种市政设施的机会,但自然环境恶化;
乡村有好的自然环境,是一切美好事物和财富的源泉,是智慧、艺术、诗歌、音乐灵感的沃土,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但缺少城市的物质设施和就业机会,生活简朴。
“城乡磁铁” 兼具二者优点。霍华德说:“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应兼而有之”。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霍华德的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它确实指明了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它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城市观:即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应该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重视城市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霍华德追随者先后于1903年和1919年在伦敦的远郊区建设了两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和韦林。分别规划为3、5万人和5万人。后来,巴黎郊区小城镇建设,在布局和地方经济体系的考虑方面,都受到田园城市思想的深刻影响。英国的田园城市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小城镇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地区城市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是对霍华德“城乡磁体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分强调了城市的中心地位,毫无节制地索取乡村的土地、水、空气、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不及后果地向乡村排放各种污染。对乡村无情地剥削不仅伤害了乡村也伤害了城市。
2.芒福德的城市观
芒福德持一种动态的、社会学的城市观。他认为:
乡村是大地的产物,它们反映了农民在支配大地时的技巧,乡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
城市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一旦和外部环境脱离,就会逐步丧失活力。原始的农业区不论在生产上还是思想上发展都很缓慢,长期居住在矿区和林区的人知识难以更新,有些中小城市的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都是由于缺乏和外部交流、竞争。因而,城市无论大小,都应该力争把自己的经济、文化活动和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经济、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
芒福德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有机体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机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状态,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积极的联系,有机体和环境之间存在著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旦失衡,生命就会暂时停止或永远死亡。与有机体生命活动相关的环境就是它的生态环境。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它必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在供求上相互取得平衡,才能持续地保持活力。而且,由于人类社会必须继承十分复杂的社会传统,这就有必要把社会传统作为赖以生存的第二种环境。
3.芒福德的区域观
芒福德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所谓的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因而,芒福德所谓的区域,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综合体。
芒福德指出,要划分区域,不能仅着眼于寻求它周边范围,而是要研究它的中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因素、这个范围内的能量、人口和商品具有向该城市集中的趋势;他们在那里聚集、分配、疏导、转运。这个范围就是区域。城市的活动有赖于区域的支持;区域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推动。
在城镇发展问题上,芒福德提出了地区城市理论设想,即在一个大城市地区范围内,设置许多小城市,再用各种交通工具把这些小城市连接起来。目的是在大城市周围通过设置这些小城市来构建一个区域,形成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关系。
芒福德认为城市与区域的和谐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重构大城市必须改变其经济模式:制止人口增长,不再增加造成拥挤的机械设施,制止建成区的不断蔓延,制止难以控制的巨大和不合理的“宏伟”。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
(三)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
1.小城镇道路理论
决定发展小城镇的因素:
中国人口及其分布特点;
避免“大城市病”,大城市模式不利于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况且这种模式与我国国情也很难适应;
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费孝通主张将“三大差别”和农民一起“消灭”在小城镇里。
重视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
2.关于小城镇发展动力
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3.人口流动论
人口流动的两个阶段: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
“离土又离乡”和“离乡又离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苏南模式”:由乡镇工业的兴起而进入工业化。
“温州模式”: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即“小商品,大市场”。
“珠江模式”:珠江三角洲借助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此外,费孝通还提出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 “民权模式”、“侨乡模式”等。
5.区域经济思想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
费孝通提出港珠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建议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建议: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为脊梁,以南丝绸之路和西出阳关地欧亚大陆为尾闾地经济区域发展设想。
上一篇:小城镇建设辅导5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