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威胁 防范 国外 科技优势 考核 电大 汉语专题 赤脚医生 | 时间:2024-09-19 00:59

发布时间:2024-09-19 00:59

| 人浏览

【答案】《区域经济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

电大文库【区域经济学】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来源:【电大文库】http://www.diandawenku.com/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1)
1-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
2.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 ×)
3.区域经济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 ( √ )
4.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 )
5.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
6.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 × )
7.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 √ )
8.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 ×)
9.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 √ )
10.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B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 C )。
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 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B )首先提出来的。
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 C.配第 D.熊彼特
4.容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的是( D )区域。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5.下列哪种产业拥有的影响力系数最大?( A )
A建筑业 B农业 C采掘业 D商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A C D )
A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 B单纯从事某项活动的小区
C全国国土 D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2.古典区位理论包括( B C D)。
A中心地理论 B农业区位论 C工业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
3.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A B C )。
A.新经济地理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区域管理学派 D.区位理论学派
4.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 A B C)。
A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B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
C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D区域资源条件的改善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包括( A B )。
A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B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C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区域经济学(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2.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4.区域产业结构: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
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2)新制度学派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3)区域管理学派在区域管理中引用管理学的内容,区域管理分为:区域经济发展管理、人口管理和环境管理。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包括: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3.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4.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六、论述题(每题16分,共16分)
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中国的人口、资源基本观念; (2)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A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B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C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D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区域经济学》作业二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 × )
2.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的非物质商品贸易,纯粹的物质商品贸易不属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畴。( √ )
3.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主要有信贷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 )
4.城市成长力系数是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 × )
5.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 C. D. )。
A.成本最低 B.环境最优 C. 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益
2( B )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
A.目标驱动机制 B. 利益驱动机制 C.宏观调控机制 D. 市场调控机制
3.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两个区域进行贸易的基础是( C. )的地区差异。
A.绝对成本 B.绝对劳动生产率 C. 相对劳动生产率 D. 生产要素禀赋
4.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了( C. )。
A.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 B. 要素禀赋理论 C.创新理论 D.人力资本学说
5. 区域科技合作的内容包括( A B C D )。
A.科技研发合作 B. 技术贸易 C.技术转让 D. 技术援助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区位因素:在特定的点火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2. 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
3. 生产要素禀赋:指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4要素密集度: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5.区域经济合作: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的内容。
答: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2. 简述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103
3.简述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1)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
(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如交通运输业。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也发展起来。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
4. 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科学技术合作。(1)工业贸易合作包括:生产合作、加工贸易合作。(2)资金合作包括:直接投资合作(独资、合资),投资合作(信贷、证券)。 (3)劳务合作包括: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业务、旅游业。 (4)学技术合作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 试论述城市化的内涵与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2.城市化的测度指标包括: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和城市成长力。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2)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区域经济学》作业三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美国地理学家邓肯于1933年首次提出了系统的中心地理论。( × )
2.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 √ )224
3.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 × )4.区域基础设施绝对量直接决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是反映区域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指标。( √ )
5.电力是指对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来的能源,又称其为一次能源。( ×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城镇体系的特征包括( A C D )
A.关联性 B.特殊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2.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划分为( B C D)
A.层级型 B.顺序-规模分布型城 C. 双中心型 D.网络型
3.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 C )在城镇体系的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A. 行政原则 B. 交通原则 C.市场原则 D.中心原则
4.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是指能源生产的( D. )249
A.能源消费量与GDP的比值 B.能源消费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C.能源生产量与GDP的比值 D.能源生产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5.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 A B C D )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城镇体系:指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2、区域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3、 区域经济核心区: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4、区域空间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在理论上可分为三大类:即顺序--规模分布型、双中心型、网络型。
其中顺序--规模分布型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在顺序--规模分布的城镇体系中,城市的规模越大,城市的个数越少。从个数的分布看,随着规模的减少,个数越来越多,个数的排列如同金字塔,首位城市在塔尖,众多的建制是塔基。因此,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形分布的城镇体系。
双中心型是指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为双中心城镇体系。在双中心型城镇体系中,两个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两个城市分工合理,相互协作,则可以产生1+1>2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带动整个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相反,如果两个中心城市相互盲目竞争。都搞"大而全",城市之间必要的经济技术合作也难以开展,那么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低效率。
2. 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
在"严格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是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因其特殊的集聚效应和吸引力而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服从于比较利益原则而不断调整空间布局,先进的生产要素仍然突破充斥行政障碍,不可阻挡地向大城市集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城市具有巨大的魅力,对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居民有着挡不住的诱惑。
3. 简述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基础设施在投资、生产、运营和消费上都有自己的特征:
(1) 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
(2) 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
(3) 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4) 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4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240
(1) 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 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
对当前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的评价。
(1)该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
(2)"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有其科学的内涵,但是在执行中经常被理解成"严格控制大城市"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使得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也因带有紧箍咒而受到限制,特别是许多很有发展前景的中等城市在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3)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
(4)"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布局是人的主观行为,而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其次,生产力和人口的城乡布局只是空间布局的一个方面,即便城乡布局合理了,也不一定意味着生产力和人口的整体空间布局就合理了。

《区域经济学》单元作业题(4)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6分)
1.目前,我国所采取的发展战略是工业赶超战略。 ( × )
2.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发展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和公平分配收入。 ( √ )
3.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趋势是综合与分化。 ( √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方法主要有( A B C )。
A综合平衡法 B区域分析法 C定量分析法 D定性分析法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 A B C. D. )。
A.区域性 B.预见性 C.综合性 D.可操作性
3.( C ) 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A.进口替代战略 B.出口替代战略 C.工业赶超战略 D.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4. 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B. C. D. )。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5.区域经济产业政策可分为( A B D )。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 投资政策 D产业布局政策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2.产业政策
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持、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3.区域投资环境
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4.地区形象
是公众对该地区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
(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就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具有很大的脆弱性。
(2)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利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进口替代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家长期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使本国产品质量差,竞争能力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它是一种发展处于低级阶段时所采取的战略。
(3)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片面强调出口替代战略也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对国际市场的强烈依赖,等等。
(4)工业赶超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战略的局限性,在于单纯追求工业增长,忽视农业基础,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较慢,但也建立起来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强调满足人民的生活的基本需求,减少和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都采取这种发展战略,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发展战略。
2. 简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一,调节资源配置;
第二,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第三,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第四,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第五,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3. 简述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1)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
(2) 开发自然资源。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3) 完善经济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流通。
(4) 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地方政府调节经济活动,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并通过职能部门贯彻这些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5) 做好扶贫工作。
4. 简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内涵。
(1)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3)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4)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五、论述题(每题24分,共24分)
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实现宏观经济在空间层面上的均衡发展,在依靠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还需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即由政府制定各种区域政策,借助行政、经济杠杆调控区域经济运行,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市场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市场机制主要以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体现商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效用,在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的地方,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
2、 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
要素分布不平等和现代经济活动的某些内在特点,使得区域均衡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源的空间再配置。然而,在正常的市场调解下,这一过程可能进行得过于缓慢。原因在于,市场是通过调节产业经济活动来特点区域经济的,因而这一过程取决于产业经济的特点,而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都可能会加剧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一是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降低,春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二是制造业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对原材料的依赖度渐渐低于对市场的依赖度;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上升,而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只是人口聚集的城市;四是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不复存在,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如仅靠市场调节的缓慢作用来引导和调节资源在产业间和区域间的再配置,只能在产业兴衰的"事后"才能见效,这无疑会在客观上造成繁荣与衰退并存的区域不平等。
3、 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市场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解决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但是,在这种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一种区域累积因果效应,从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为一旦某些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超前发展,那么由于既得优势和聚集经济,这些地区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长此以往,即使是平等的产业竞争,也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区域竞争。因此,市场无力集中支配资源,实现资源的区域合理配置。

答案有错

上一篇:《区域经济学》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福建电大)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