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标准答案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一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目标逆向选择也称为目标次优化选择、目标换位,是指成员企业局部利益目标与整体利益目标的非完全一致性,以及由此产生的成员企业经营理财活动的过分独立或缺乏协作精神的现象。
2、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一组联结并规范公司资本所有者、董事会、经营者、亚层次经营者、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彼此间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决策与督导机制、激励制度、组织结构、董事问责制度等基本内容。
3、财务管理体制是企业管理当局或集团总部为界定各方面财务管理的责权利关系,规范理财行为所确立的基本制度,包括财务组织制度、财务决策制度、财务控制制度等三个主要方面。
4、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的一种财务控制制度与方式。
5、财务政策是指管理总部或母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规划与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对集团整体及各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所确立的基本行为规范与价值判断取向标准。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C 5、C 5、B 6、A 7、A 8、D 9、D 10、B
四、多选选择题
1、BC 2、ACD 3、BCE 4、CD 5、ABDE
6、BCD 7、DE 8、BCDE 9、ACE 10、ABD
五、简答题
1、简述企业集团成功的基础保障。
(1)一个企业集团成败,最基础的保障在于能否确立起两条交互融合的生命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
(2)一个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竞争优势与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发展线的企业集团注定是没有前途的。对内因成员企业缺乏归附的信心而影响资源配置的协同性,无法形成冲击市场的资源聚合优势;对外因市场定位不明确而使整个集团的发展失去了目标与方向。而面对极其复杂的治理结构与利益关系,母公司如果不能以优势的管理资源为依托,以富有激励与约束功能的制度创新为后盾的话,就无法对成员企业施以强有力的控制,并实现资源的一体化整合效应与运行的高效率性。
(3)离开了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产业发展线也就没有了持续的生命力;同样,如果不能以推动产业发展线谋求市场竞争优势为着眼点的话,管理控制便会失去方向与目标,结果必然是低效率的。可见,优势的产业发展线与高效率的管理控制线依存互动,构成了企业集团生命力的保障与成功的基础。
2、如何正确认识企业集团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企业集团最大的优势体现为资源的聚集整合性与管理的协同性,包括人力资源优势、生产资料资源优势、财务资源优势、技术信息共享优势、管理协同优势,以及通过上述资源优势的复合而生成的集团整体的竞争优势等。
第二,要达成资源整合与管理协同效应,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各成员企业彼此间必须遵循集团一体化的统一"规范"实现协调有序性运行。
第三,必须使所确立的规范既有利于实现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成员企业个体利益最大化目标,在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的基础上,将各自的行为纳入集团的统一规范,以谋求资源聚合与管理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反过来再借助集团的整体效应,进一步保障与推动各层阶成员企业利益目标的更大实现,从而在整体与局部之间形成一种利益的依存互动机制。
第四,为了达成上述目的,作为管理总部的母公司必须能够充分发挥主导功能,并通过集团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等的制定,为集团整体及其各层阶成员企业的协调有序运行确立行为的规范与准则;任何一个企业,若想加入集团,取得成员资格,必须首先以承认集团的组织章程、发展战略、管理政策、管理制度,服从集团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接受管理总部的统一领导为前提,否则就不能被接纳为成员企业,即便已经进入,也非真正意义上的成员企业。
3、简述财务结算中心的运作机理。
(1)财务结算中心通过引入银行的结算、信贷、调控职能,对集团内部各单位的现金/资金实施中介服务、运营监控、效果考核与信息反馈。
(2)财务结算中心集商业银行金融管理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于一身,主要通过"结算管理"和"信贷管理"来做好集团内部现金/资金的收付及融通调剂工作,并及时将集团总部的经营管理意图通过内部存贷款利率、额度等政策的调整贯彻于各子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从而规范与调控内部各单位的资金行为,推动集团整体目标的实现。
(3)财务结算中心在集团内部发挥着资金信贷中心、资金监控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和资金信息中心的多项职能。这些职能对于强化母公司对集团的控制,协调并提高现金/资金配置与使用效率,克服现金/资金闲置与不足的矛盾,发挥集团财务资源的整体优势,正确处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减小风险损失等,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4、企业集团为什么要实施财总监委派制?其主要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务总监,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依据财务总监的职责范畴,通常可有三种类型:财务监事委派制、财务主管委派制和财务监理委派制。不同类型的委派制度,财务总监的职责权限各有差异。其中财务监视委派制旨在塑造一种财务监督机制;财务主管委派制则有助于建立一种财务决策机制;财务建立委派制则期望能够确立起财务监督与财务决策的双重机制。但由于不同类型的委派制度固有的"人治"性弊端,使得在运用中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矛盾或问题。因此要使财务总监委派制度发挥应有的功能效应,事先必须对各种可能的问题作出估计,并采取相应的先决对策或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5、简述财务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财务战略是"为适应公司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与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是公司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战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 支持性
财务战略的支持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公司战略的一个子系统,而是较之生产战略与营销战略(二者合称为经营战略),财务战略也体现着对前者的全面支持性特征,是经营战略的执行战略。财务战略必须是目标明确、行动上可操作。
(二) 互逆性
财务战略必须随着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的变动而进行互逆性调整。如对于资本结构问题,资本结构战略决策要求在公司经营风险较大时保持相对较低的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这种互逆性是财务战略作为一极与经营战略相匹配之处。
(三) 动态性
财务战略必须保持动态的调整,当环境出现较小变动时,一切行动必须按战略行事,体现战略对行动的指导性;当环境出现较大变动并影响全局时,经营战略必须做出调整,从而财务战略也应随之调整。
(四) 全员性
财务战略的全员性体现在:(1)纵向看,财务战略制定与实施是企业集团高层主管(如财务副总裁)、总部财务部门主管、事业部财务及各子公司或分厂财务主管多位一体的管理
过程;(2)从横向看,财务战略必须与其它职能战略相配合,并循着企业集团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向来体现各职能战略管理的主次,财务战略意识要渗透到横向职能的各个层次,并最终由总部负责协调。
六、计算及案例分析题:
1、(1)在战略定位上应以核心产业--电器系列产品的生产与经销为主线。
(2)A公司应依据各成员企业与集团核心产业的关联程度确定股权结构的配置。
(3)对那些与集团核心能力关系密切且地位重要的成员企业,一般应倾向于集权制。
2、见导学P24答案
3、两种不同的资本结构对母公司权益的影响如下:
保守型 激进性
息税前利润EBIT 300 300
利息 36 84
税前利润 264 216
所得税(30%) 79.2 64.8
税后净利 184.8 151.2
税后净利中母公司权益(62%) 114.58 93.74
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 17.6% 33.6%
保守型的资本结构对母公司的贡献低,而激进型的资本结构对母公司的贡献高。母公司在完全了解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前提下,可以根据情况要求子公司调整其资本结构,在保持其原有控股比例的条件下收回部分投资,利用负债筹资来提高子公司的价值,并直接提高对子公司投资的资本报酬率。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二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预算控制是指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规划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内部管理活动或过程。
2. 预算管理组织是指负责企业集团预算编制、审定、监督、协调、控制与信息反馈、业绩考核的组织机构,其中属于主导地位的是母公司董事会及预算委员会。
3. 投资政策是管理总部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规划而对集团整体及各成员企业的投资及其管理行为所确立的基本规范与判断取向标准,包括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基本内容。
4.内部折旧政策,是指企业集团在遵循会计与税法折旧政策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的一套适合企业集团内各成员企业的一种折旧政策.
5. 基因置换策略:即以现有的存量资产为基础,而将健康资产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矩的无形资产的"基因",注入处于休眠或病变状态的存量资产体内,以期激活或置换休眠的或病态的"基因",从而达到盘活整体存量资产的目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C 3、D 4、A 5、C 6、B 7、C 8、D 9、A 10、B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CDE 2、ABCDE 3、BCD 4、A(B) 5、ABCD
6、ACD 7、ACE 8、CD 9、BCD 10、BC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 高级财务管理导学第 51页
2. 高级财务管理导学第 53页
3. 答:财务收益与会计收益虽然同是集团的收益,但它们包括的内容与实现的标准是不同的。财务收益是一段时间内所实现的净现金流入量,它的收入与成本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标准的,比如成本中不包括折旧等非付现成本。而会计收益是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收入减去所得成本费用的净额,这种收益,成本费用的确定是以应收应付制作为标准的,比如成本中包括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4.答: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前提:一是必须合法,即固定资产在不同产
业领域的成员企业间的转移必须是实质性的,而不能是虚假的或技术性的策略;二是必须考虑固定资产运用方向改变的可行性;三是必须考虑固定资产使用方向,即经营领域或经营结构的改变对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的符合性以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或机会成本。切记,在税法折旧政策的利用上,决不能片面的为了追求眼前的纳税现金流出最小,而危机长远利益,因为前者决非是企业集团管理目标之根本。
5.高级财务管理导学第 68页
六、计算及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解答:2002年: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490+110)/620=96.77%
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490/620=79.03%
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490/(490+110)=81.67%
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3500/4300=81.40%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3500-3000)/[(490+110)(1-30%)]=119.05%
2003年:
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10+130)/830=77.11%,较2002年下降19.66%
主导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510/830=61.45%,较2002年下降17.58%
主导业务利润占营业利润总额比重=510/(510+130)=79.69%,较2002年下降1.98%
销售营业现金流量比率=4000/5200=76.92%,较2002年下降4.48%
净营业利润现金比率=(4000-3600)/[(510+130)(1-30%)]=89.29%,较2002年下降29.76%
该集团公司2003年收益质量,无论是来源的稳定可*性还是现金的支持能力,较之2002年都有下降,表明该集团公司存在着过度经营的倾向。要求该集团公司未来经营理财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地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还必须对收益质量加以关注,提高营业利润,特别是主导业务利润的比重,并强化收现管理工作,提高收益的现金流入水平。
2、解答:(简明:题中"A设备"改为"甲设备"
2002年:
子公司甲会计(社会)折旧额=[2100×(1-5%)/10]×(12-6)/12=99.75(万元)
子公司甲税法折旧额=[2100×(1-8%)/8]×(12-6)/12=120.75(万元)
子公司甲实际应税所得额=1800+99.75-120.75=1779(万元)
子公司甲实际应纳所得税=1779×30%=533.70(万元)
子公司甲内部首期折旧额=2100×60%=1260(万元)
子公司甲内部每年折旧额=(2100-1260)×20%=168(万元)
子公司甲内部折旧额合计=1260+168=1428(万元)
子公司内部应税所得额=1800+99.75-1428=471.75(万元)
子公司内部应纳所得税=471.75×30%=141.525(万元)
内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141.525-533.7=-392.175(万元)
该差额(392.175万元)由总部划账给子公司甲予以弥补。
2003年:
子公司甲会计折旧额=2100×(1-5%)/10=199.5(万元)
子公司甲税法折旧额=2100×(1-8%)/8=241.5(万元)
子公司甲实际应税所得额=2000+199.5-241.5=1958(万元)
子公司甲实际应纳所得税=1958×30%=587.40(万元)
子公司甲内部每年折旧额=(2100-1428)×20%=134.4(万元)
子公司甲内部应税所得额=2000+199.5-134.4=2065.1(万元)
子公司甲内部应纳所得税=2065.1×30%=619.53(万元)
内部应纳所得税与实际应纳所得税的差额=619.53-587.4=32.13(万元)
该差额(32.13万元)由子公司甲结转给总部。
3、解答:
(1)QH集团公司该项投资失败的可能性较大。
(2)该项投资决策难以成功的原因在于:品牌过度延伸会导致企业集团陷入品牌战略的误区。QH集团公司在家用电器的生产与经营方面有着强大的核心能力与市场竞争优势,这表明企业的优势在家用电器的生产与经营方面。现斥资收购一家家具生产厂VJ,极易导致品牌原有个性的模糊,导致消费者的信念渐进动摇以至完全丧失,致使企业集团陷入品牌延伸的误区。因此,QH集团难以实现在其著名商号或品牌的效应下,使VJ厂生产的家具成为名牌产品的预期目的。
(3)QH集团公司品牌延伸过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由于家用电器与家具分属两个不同的行业,家具的生产经营与家用电器的生产经营在业务上无关联性和互补性,对提高QH集团公司的核心能力与市场竞争优势无任何帮助,相反会分散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影响其核心竞争力--家用电器的生产经营与维护。
② 将家用电器的品牌用于家具会淡化品牌的个性,使消费者的信念渐进动摇以至完全丧失,致使企业集团陷入品牌延伸的误区。
(4)通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可得到两点启示:
一是:品牌过度延伸会导致企业集团陷入品牌战略的误区,使企业原有的品牌优势可能逐渐消失。
二是:品牌延伸过度会分散资源,不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三标准答案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购并战略目标
即购并意欲达成的宗旨,是实施整个购并过程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思路与方向指引。
2、 杠杆收购
是指主并公司通过借款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的方式。
3、 标准式公司分立
是指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
4、 资本结构
是指企业集团各项运用资本(长期负债与主权资本)间的构成关系,是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核心内容。
5、 管理层收购
是指(核心)管理层人员以所在目标公司资产(或股权)为抵押(或质押),通过负债融资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从而转换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与控制权结构,实现对目标产权重组与管理重组目的的一种杠杆收购行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站在战略与策略不同的角度,并购目标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远性的战略目标;一种是支持性的策略目标。 ( √ )
2、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并购目标公司的动机是获得更大的资本利得。 ( × )
3、企业集团的发展空间是否需要向其他新的领域拓展,是并购目标规划过程必须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 &nb, sp; ( √ )
4、并购标准中最重要的是财务标准,即目标公司规模与价格水平。 (× )
5、作为并购投资活动的指引性方针,购并标准一旦制定,必须严格遵循,绝不能改变。
(× )
6、无论是就效用性还是质量性、风险性等方面而言,收益贴现模式是整个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 × )
7、股权现金流量体现了普通股投资者对公司现金流量的要求权。 ( √ )
8、在对目标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判断上,着眼点应当是目标公司的独立现金流量,而非贡献现金流量。 ( × )
9、解散式公司分立是指将子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它的股东,但原母公司还继续存在。
( × )
10、是否继续拥有对被分立或分拆出去的公司的控制权,是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的一个重要区别。 (√ )
11、融资决策制度安排指的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 ( × )
12、资本结构中的"资本"指的是营运资本,即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差额。( × )
13、我国现有财务公司属于大型企业集团的附属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和权力。
( × )
14、各成员企业对任何重大的融资事项没有直接决策权。 ( √ )
15、是否完成企业集团的融资目标是对融资完成效果评价的依据。 ( × )
16、融资帮助是指管理总部利用集团的资源一体化整合优势与融通调剂便利而对管理总部或成员企业的融资活动提供支持的财务安排。 (√ )
17、MBO计划的主体不仅包括拥有经营控制权的高层管理人员,还包括一般管理者及普通员工。 ( × )
18、管理层收购只是意味着股权结构的改变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 × )
19、对于企业集团而言,MBO计划既可以针对母公司层面,也可以针对子公司、孙公司等层面进行。 ( √ )
20、在中国,实施MBO计划面临着两大难题:融资瓶颈和税收负担。 ( √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并购目标确立后,( B )是实施购并决策最为关键的一环。
A.寻求足够的购并资金
B.目标公司的搜寻与抉择
C.确定目标公司的合理价格
D.确定目标公司的规模
2、在有关目标公司现金价值评估的折现率选择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D )。
A.权责发生制原则 B.一致性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配比原则
3、已知目标公司税后经营利润为1000万元,增量固定资产投资与增量营运资本投资为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70%,则该目标公司的股权现金流量为( B )万元。
A.1400 B.400
C.-400 D.-1000
4、中国《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规定》规定,公司分立后,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比例不得低于( C )。
A.15% B.20%
C.25% D.30%
5、企业集团融资政策最为核心的内容( C )
A.融资规划 B. 融资质量标准
C.融资决策制度安排 D. 财务优势的创造
6、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指导原则是( C )。
A.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 B.融资规模的大小
C.满足投资的需要 D.融资方式的选择
7、最系统或最显著的融资帮助是( B )。
A.相互抵押担保融资 B. 上市包装
C.相互债务转移 D. 债务重组
8、财务公司的最基本或最本质的功能是( A )。
A.融资中心 B.信贷中心
C.结算中心 D.投资中心
9、在对目标公司高管层个人认股比例的分配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 A )。
A.职务级别 B.司(现)职年限
C.目标公司工龄 D.文化程度
10、对于非上市公司,以( D )作为MBO股权定价基础最具可行性。
A. 股利现模式 B. 市盈率法
C. 收益贴现模式 D. 每股净资产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站在集团总部角度,在整个并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方面有( ABCDE )。
A.并购目标规划 B.目标公司的搜寻与抉择
C.并购资金融通 D.购并后一体化整合
E.并购陷阱的防范
2、在目标公司财务评价中,贴现式价值评估模式包括( ABE )。
A.现金流量贴现模式 B.收益贴现模式
C.净资产贴现模式 D.投资贴现模式
E.股利贴现模式
3、在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目标公司进行评估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ABCE)。
A.未来股息预测
B.折现率的选择
C.预测期的确定
D.明确的预测期内的现金流量预测
E.明确的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预测
4、企业/企业集团对目标公司并购价格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ABD )。
A.现金支付方式 B.股票对价方式
C.杠杆收购方式 D.卖方融资方式
E.递延支付方式
5、公司分立应注意的问题包括(ABCDE )。
A.谋求政策面的支持 B.争取债权人和股东的支持
C.抑制关联交易 D.防止信息泄露、市场扰乱
E.避免内幕交易
6、融资政策是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BCE )等内容。
A.融资管理目标 B.融资规划
C.融资质量标准 D.融资结构
E.融资决策制度安排
7、融资风险缘于资本结构中负债因素的存在,具体分为( CD )。
A.资本性风险 B.股票性风险
C.现金性风险 D.收支性风险
E.负债性风险
8、依据《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国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 ABDE )。
A.负债类业务 B.资产类业务
C.股票投资业务 D.金融中介服务类业务
E.外汇业务
9、作为股权资本所有者,股东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有( AB )。
A.剩余索取权 B.决策控制权
C.日常经营权 D.剩余控制权
E.日常使用权
10、为了贯彻MBO计划的宗旨,在MBO后股权结构的设置上必须妥善解决的基本问题( ABD ).
A.MBO股的地位与行权规则
B.国有股的处置或安排
C.认购价格与认购方式
D.消除对中层骨干人员的激励不兼容矛盾
E.融资来源
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在运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目标公司价值进行评估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必须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是:未来现金流量预测、折现率的选择、预测期的确定以及明确的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测算。
2、中国企业集团实施公司分立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 政策面的支持 2. 求得债权人和股东的支持 3. 关联交易 4. 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及市场干扰问题
见书本P238
3、简述融资政策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融资政策是管理总部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规范与取向标准,是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融资规划、融资质量标准与融资决策制度安排等。其中最为核心的是融资决策制度的安排,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二是融资执行主体的规定。
4、财务公司主要包括哪些业务范畴?基本功能有哪些?
财务公司主要包括负债、资产、中介服务、外汇等四大类业务,基本功能有融资中心、信贷中心、结算中心、投资中心。
见导学P147.第七和第八题。
5、试述MBO目标公司适用范围与条件?
见导学P161
六、计算及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2002年底,A公司拟对甲企业实施吸收合并式收购。根据分析预测,购并整合后的A公司未来5年中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分别为-4000万元、2000万元、6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5年后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稳定在6000万元左右;又根据推测,如果不对甲企业实施购并的话,未来5年中K公司的股权资本现金流量将分别为2000万元、25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5200万元,5年后的股权现金流量将稳定在3600万元左右。购并整合后的预期资本成本率为8%。
要求: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对L企业的股权现金价值进行估算。
解:
2002-2006年L企业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分别为:
-6000(-4000-2000)万元、
-500(2000-2500)万元、
2000(6000-4000)万元、
3000(8000-5000)万元、
3800(9000-5200)万元;
2007年及其以后的贡献股权现金流量恒值为2400(6000-3600)万元。
L企业2002-2006年预计股权现金价值
=-6000×0.926 - 500×0.857+ 2000×0.794+3000×0.735+3800×0.681=396.3(万元)
2007年及其以后L企业预计股权现金价值=2400×0.681/8%=20430(万元)
L企业预计股权现金价值总额=396.3+20430=20826.3(万元)
2、A公司意欲收购在业务及市场方面与其具有一定协同性的B企业56%的股权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B企业拥有5000万股普通股,2001年、2002年、2003年税前利润分别为2200万元、2300万元、2400万元,所得税率30%;A公司决定按B企业三年平均盈利水平对其作出价值评估评估方法选用市盈率法,并以A企业自身的市盈率20为参数
要求:计算B企业预计每股价值、企业价值总额及A公司预计需要支付的收购价款。
解:
B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前利润=(2200+2300+2400)/3=2300(万元)
B企业近三年平均税后利润=2300×(1-30%)=1610(万元)
B企业近三年平均每股收益=税后利润/普通股股数=1610/5000=0.322(元/股)
B企业每股价值=每股收益×市盈率=0.322×20=6.44(元/股)
B企业价值总额=6.44×5000=32200(万元)
A公司收购B企业56%的股权,预计需要支付价款为:32200×56%=18032(万元)
3、不久前,粤美的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原第一大股东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与美托投资有限公司于2000年12月20日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美托投资以每股3元的价格受让美的控股7243.0331万股(占总股本的14.94%)。股权转让完成后,美托投资正式成为粤美的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份上升到22.19%,而美的控股退居为第三大股东。 粤美的公司的股权变动预示着该公司控股权的转移,由代表当地地方政府的美的控股逐步转移到美托投资手中。美托投资成立于2000年初,是由美的集团管理层和工会共同出资组建的公司。据介绍,美托投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优化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提高经营绩效,在公司全面实行员工持股制度,让公司管理层及下属企业的经营者、业务或技术骨干以现金方式有条件地认购该公司股份,并依法享有所有权和分配权的内部产权制度形式,员工持股可以采取实股和期权等各种形式。 在2000年4月10日,美托投资以每股2.95的价格,协议受让了美的控股持有9243.03万股中的3518万股。由此,拉开了粤美的管理层收购(MBOs)的序幕。
请问:
1.什么是管理层收购?
2.管理层收购的特征有哪些?
3.结合案例说明:如何解决管理层收购计划中所需收购资金的来源问题?
见导学P162答案
高级财务管理作业四作业讲评
一、判断题
1.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06。
2.这道题是错误的。税收筹划只能作用于收益实现的基础与实现的过程而不能作用于收益的结果。因为收益结果一经实现,税收筹划便不再具有法律上的支持,而必须严格依据税法履行纳税责任。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07
3.这道题是错误的。母公司制定股利政策的宗旨是:不局限于集团内部以及与外部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重要的在于通过股利政策推动战略发展目标的贯彻与实施,即股利政策成为母公司借以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的保障手段。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09。
4.这道题是错误的。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当企业集团决定应否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时,除了要考虑是否具有较强的现金融通能力之外,还要考虑再融资的成本问题、自由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他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诸如投资机会、股利信号传递功能等等,即企业集团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也不能完全决定企业集团准备发放较多的股利。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15。
5.这道题是错误的。因为企业集团毕竟是由多个不同法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所以在企业集团中,任何一个成员企业在纳税方面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给整个企业集团的市场形象与资信等级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当然也暴露出集团整体的财务资源配置,特别是现金流转方面存在失调的缺陷,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06。
6.这道题是正确的。虽然增资配股在某种意义上与股利分配作用的结果相同,但从性质上讲,增资配股不属于股利分配的范畴,而是一种资本筹措行为。因为股利分配是对股东投资的回报,伴随股利的发放,税后利润会减少。而增资配股不会减少企业的税后利润,并且由于配股会收到大量的现金,使企业集团既有的现金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16。
7.这道题是错误的。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在股利支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和纳税支出三者中,最具弹性的是股利支出。特别是当企业现金比较紧张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削减股利支出,少发或不发股利。本题错误在于混淆了三者之间的支付顺序。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15。
8.这道题是错误的。股利相关理论认为,在股利收入与股票价格上涨产生的资本利得之间,投资者更倾向于股利收入。因为股利收入是现实的有把握的收益,而股票价格的上升与下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股利收入相比风险更大。所以,投资者更愿意购买能支付较高股利的公司的股票。详细内容参见旧教材或其它财务管理课本。
9.这道题是错误的。经营者的薪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生活保障薪金,是经营者用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部分,不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第二部分是风险薪金,它取决于经营者职级的高低及其所承担的职责风险的大小。第三部分是知识资本报酬,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剩余的税后利润。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4~336。
10.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28。
11.这道题是正确的。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28。
12.这道题是错误的。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因为,实施经营者薪酬计划的宗旨在于促使经营者实现管理的高效率性,并借此推动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地位的不断强化。所以,经营者薪酬计划设计的立足点是:经营者是否为集团奠定持续性的市场竞争优势基础,并带来了超出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的剩余贡献或剩余税后利润。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1
13.这道题是错误的。剩余税后利润并不都是由知识资本创造的,财务资本也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知识资本为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与扩张提供了可能与保障,但财务资本为知识资本价值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媒介与物质基础。离开了财务资本,经营者的知识与管理就不能顺利转化为税后利润。从剩余税后利润的创造来看,剩余税后利润是财务资本和知识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准确区别哪一因素的作用更大。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1。
14.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26。
15.这道题是错误的。按照激励与约束互动的原则,要求企业以塑造激励机制为立足点,不断强化约束机制的功能。即在激励的同时约束必须跟进,形成二者的互动。本题错误在于颠倒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46。
16.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42
17.这道题是错误的。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区别。从经济方面看,一旦企业竞争失败或陷入财务危机境地,几乎所以的损失都将落在财务资本及其股东身上,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具有物化形态的资产才是经济性风险的真正承担者。因此,从承担经济性风险的角度看,财务资本比知识资本面临的风险要大得多。然而,也应看到,当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时,经营者的知识资本也会遭受贬值与利益损失。特别是经营者为了谋求市场竞争优势,创造更多的税后利润,从心理方面看,经营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以及可能造成的精神损害与健康损害的风险,即心理性风险,也不是财务资本所有者所能比拟的。尽管两者面临的风险性质不同,但两种风险基本上是趋于平衡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29和341。
18.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59。
19.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177和369。
20.这道题是正确的。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64。
二、单项选择题
1.应选择C。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06。
2.应选择C。详细内容参考旧教材或其它财务管理课本。
3.应选择A。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15。
4.应选择D。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26。
5.应选择D。详细内容参见旧教材或其它财务管理课本。
6.应选择B。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主要是因为竞争机制的引入,经营者控制权的稳定性必然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保住控制权和既得利益,经营者最理性的选择就是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效率。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1。
7.应选择C。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67~368。
8.应选择B。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49。
9.应选择A。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50。
10.应选择C。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177和369。
三、多项选择题
1.应选择BE。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05。
2.应选择CD。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16。
3.应选择ABCD。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4。
4.应选择AE。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6。
5.应选择ABCD。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46。
6.应选择BC。这道题答错的人比较多。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47~349。
7.应选择CDE。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36。
8.应选择BCD。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63~364。
9.应选择ABD。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60。
10.应选择BDE。详细内容参见教材P366
四、简答题
1.简述纳税成本的基本特征。这道题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有部分学员只收益变现程度的非对称性与完全的现金性,而未对这两个要点做简要解释说明;二是有部分学员把教材P305第一节的第二自然段抄下来作为本题的答案,这显然不是对纳税成本的基本特征的解释。本题答案主要集中在教材P305倒数第二自然段。
2.比较经营者知识资本与股东财务资本权益实现的条件。题目只是要求比较经营者知识资本与股东财务资本权益在实现方面存在的差别,而很多学员没有仔细审题,回答的是知识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区别。还有一部分学员把教材P330第二自然段整段抄下来的,而没有对其进行加工整理,这不符合要求。本题答案要点如下:
(1)财务资本权益实现的条件是"状态依存性";而知识资本权益实现的条件体现为"绩效依存性"。
(2)财务资本依据的是净利润;而知识资本依据的是剩余税后利润,剩余税后利润是超出市场或行业平均利润的部分。
(3)知识资本之所以依据剩余税后利润是由于:知识资本只有为企业创造出超过市场或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才体现出经营者的价值,从而才有资本化的资格。
3.简述产权比率的涵义及功能。很多学员只是把教材P363的整段内容照抄下来,而没有做加工整理,这也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具体答题要点如下:
产权比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股权资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产权比率=负债/股权资本
产权比率揭示了负债总额与股权资本的对应关系以及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集团对待风险的态度。债权人通过该指标可以监测风险的变异程度以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一般而言,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集团股权资本越雄厚,其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就越谨慎,债权人的权益一般就越有保障,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小,从而企业的信用品质就越高。相反,产权比率越高,表明企业集团股权资本薄弱,其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就越轻率,表现为偏好高风险投资,债权人的权益一般就越没有保障,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企业的信用品质就越差。
五、计算分析题
1.这道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员掌握剩余贡献和经营者知识资本报酬的计算以及这部分报酬以什么方式、什么时候支付对经营者激励作用最大,效果最好。具体解题步骤如下:
(1)计算该年度剩余贡献总额
剩余贡献总额=5000×(28%-20%)=4000(万元)
经营者可望得到的知识资本报酬=4000×50%×80%=1600(万元)
(2)最为有利的支付策略是采取股票期权支付策略,其次是递延支付策略,特别是其中的递延股票支付策略。
2.这道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员熟练掌握相关财务指标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将已知资料整理如下:
根据已知资料计算结果如下:
(2)简要评价:
通过将2002年、2003年企业实际完成的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与市场平均水平和市场最好水平进行对比可知,2003年企业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比2002年提高了92.31%,该指标的大幅度提高,不仅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且与市场最好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这表明企业核心业务竞争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益质量大幅度下降。一方面表现在核心业务销售营业现金流入比率由2002年的80%下降为2003年的66.67%,降幅达13.33%,与核心业务资产销售率的快速提高相比,显示企业可能已陷入了过度经营的状态;另一方面表现为现金流量自身的结构质量在下降,核心业务非付现成本占营业净现金流量比率由2002年的40%上升为2003年的43.75%,说明企业营业活动新增价值中现金流量的创造能力不足。
上述指标的变化在警示企业集团:在关注销售增长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销售收入的变现质量问题,一定要将销售收入的增长建立在充分有效的现金流入量的基础之上,否则,企业可能会因过度经营,导致支付能力下降和增长后劲乏力,进而带来营运效率低下、企业价值创造功能匮乏、偿债风险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六、案例分析题
这道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员掌握股利政策的功能、股利政策的变动对投资者、股价、企业市场价值和再融资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
1.要点提示:股利政策的功能主要有:
(1)股利政策向投资者传递盈利水平信息。持续的股利支付政策向投资者传递未来业绩表现乐观的信号,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价格。
(2)股利政策影响企业的举债能力。稳定的股利政策通常会让债权人给这种企业较高的资信评估水平。
(3)股利政策影响资产的流动性。以现金股利支付方式的股利政策会增加企业现金流出,使资产的流动性降低。尤其在企业现金流量不足的情况下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4)股利政策影响企业资本成本。通过股利政策可以调整内部融资与负债融资的比重,进而影响整个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
(5)股利政策影响控制权结构。如果股利发放水平过高,企业不得不增筹新股,这将导致现有股东对企业控制权的稀释;如果股利发放水平过低,企业市价被大大低估,企业极易为他人伺机兼并,致使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完全丧失。
2.要点提示:股利政策的变动会产生下列不利影响:
(1)股利政策的变动会影响投资者对管理政策、付现能力以及对未来获利能力的判断,并相应引起股票价格及市场价值的波动。稳定的股利政策突然变动极易造成公司经营不稳定的感觉,不利于稳定股票价格。如FPL公司尚未宣布新的红利政策时,股票价格已下跌了6%;在宣布削减红利时,当天公司股价下跌了14%,反映了股票市场对FPL公司前景很不乐观的预期。
(2)股利政策的变动影响企业融资能力。股利政策变动会引起债权人对企业风险水平的评估,影响企业的负债融资能力。本案例中,大多数投资银行的分析家预期FPL公司将削减30%的现金红利,相继调低了公司股票评级。
3.要点提示:FPL公司股利政策变更取得成功的关键点有:
(1)FPL公司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2)FPL公司扩张战略奏效,EPS和DPS继续保持了增长势头,基本上兑现了当初对股东的诺言。
(3)公司在宣布削减红利的同时宣布了在以后三年内回购1000万股普通股计划,可以有效防止因股价被低估而遭人兼并。
4.要点提示:
(1)股利政策具有信息内涵。股利政策给投资者传递了盈利增长能力、付现能力及风险方面的信息。
(2)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尽量保持其灵活性。增加股利政策方面的灵活性有助于增强公司的灵活性,减轻经营压力,避免企业陷入支付困难。
(3)如果没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企业尽量不要轻易改变股利政策,以免引起股票价格下跌,企业价值被低估。
(4)公司股利政策变化时,应采取配套防范措施以防止被兼并。FPL公司在宣布削减红利的同时宣布了在以后三年内回购1000万股普通股计划,并且承诺以后每年的现金红利增长率不会低于5%,以防止股价下跌被人伺机兼并。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