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课
返回首页 | 淘宝问答 | 提交答案
关键字: 考核 电大 汉语专题 赤脚医生 优秀典型 理性情绪 情绪疗法 三个阶段 | 时间:2024-09-18 22:02

发布时间:2024-09-18 22:02

| 人浏览

【答案】《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
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D)
A、牛顿B、达尔文C、哥白尼D、康德
2、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D)
A、政治动荡B、瘟疫流行C、文化上的不适应D、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
3、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
A、廉价性、实用性B、再生性、广泛性C、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可获得性、可交换性
4、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C)
A、人的思想观念变化B、人的生活条件变化C、生产方式的变化D、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
5、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A)
A、职业划分B、收入水平C、社会地位D、经济地位
6、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C)
A、公元前6000-4500年B、公元前1500-500年C、公元前3000-1500年D、公元前700-200年
7、商业贸易能够产生的前提是(B)
A、商业的出现B、生产的社会分工C、自然环境的变动D、国家的产生
8、古典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C)
A、阶级的出现B、社会分工的扩大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9、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A)
A、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B、美国实力的衰落C、华沙条约组织解散D、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
10、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首次使用"知识经济"的概念是在(A)
A、1990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
11、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A)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立宪运动D、辛亥革命
12、以下哪一项因素不是文化类型的划分依据(C)
A、自然环境B、社会结构形态C、文化心理D、文化冲突
二、名词解释
1、宇宙大爆炸:指人们推断的、在150亿年到200亿年以前发生的一次爆炸事件的假设。
2、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的一种合法形式,包括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即婚姻过程。
3、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入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引起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产业革命。
5、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由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形式。
6、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上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犹太教、印度教和神道教七大体系,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为世界各个地区人们所广泛接受,是著名的三个世界性宗教。
7、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8、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
三、简答题:
1、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答:经生物学家、人类学家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人和猿无论在外表形态、解剖学、生理学、血液的生物化学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其相似的特征。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只是人科成员能站得更直,而猿类则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时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有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极其相似;猿类同人类一样,有32颗牙齿,牙齿的结构也大体和人相似;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胳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从基本生理现象上,猿与人有许多地方相似,尤其是猿的早期胎儿和人的胎儿非常相似;从血液的生物化学方面来看,猿与人也有十分惊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有A、B、O、AB等血型;从类人猿的染色体证明猿类的染色体形态和位置也和人类的相近。
2、我国21世纪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措施是什么?
答:为确保21世纪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实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三大政策。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目标和对策措施:一要扩大环保宣传,加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使更多人认识到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们只有一种选择。二要严格执法,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大力查处破坏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三要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必要资金投入。四要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普及清洁生产模式,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五要实施环境保护市场取向的改革,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通过上述手段,建设我国人口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3、家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家庭功能特征是什么?
答:家庭对个人的功能主要包括有生养子女的责任;对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为家庭提供感情的保障。家庭对社会的功能主要包括生育后代;性行为的管理;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贡献;维护社会秩序等。
家庭的功能有以下特征:⑴家庭功能的多面性。⑵家庭具有满足个人和社会最基本需要的功能。⑶家庭可以独立地满足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需要。  
4、如何理解国家的职能划分?
答:国家的职能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国家会履行不同的国家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维护本国领土完整、主权独立,防止外来力量对本国的侵犯。国家的对内职能可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类。政治统治职能主要是通过国家强制力量来实现的,表现为国家通过军队、监狱、警察等暴力机器来约束、控制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管理职能是为了社会的共同需要,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5、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对社会、对社会关系、对国家权力运行、对社会经济状况所发生的影响,其权利模式具体表现在:
  第一,指引作用:其一是确定的指引和有选择的指引。其二是羁束的指引和非羁束的指引。其三是原则的指引和具体的指引。第二,评价作用第三,预测作用。此外,法律规范还有教育作用,即对人的今后行为起积极影响作用;强制作用,即法律具有的制裁和惩罚犯罪行为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
答:传统中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宗法社会。在传统乡村社会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是超越于家庭之上的基层组织。宗族作为社会组织,虽在国家体制之外,但在乡村社会事务中,它却担当着教化、司法、征收税赋等功能。在乡村社会中,宗族首领往往是地方事务中的政治领袖,同时又是经济上的资源支配者,在乡村社会中,他们处于权力中心,中国的农业剥削和乡村等级社会中更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在非洲和北美的一些地区,农业生产力长期低水平徘徊,乡村社会因此长期处于原始的部落状态。
7、为什么说现代交通进步促进了社会发展?
答:现代交通的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以下的作用:(1)它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所以,现代交通运输事业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
8、什么是民俗?民俗是如何形成的?
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约定俗成"这一句成语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情风俗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之后,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就是说,在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些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逐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接受,成为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循的风俗习惯,反过来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制约作用,成为人们的共同文化财富。
9、冷战后,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地区冲突连续不断;2、民族主义愈演愈烈;3、恐怖主义日益猖獗;4、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以世界警察自居,动辄对主权国家进行军事干涉,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是引起世界不安宁的重要因素之一。
10、简述我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经历。
答:中国自19世纪60年代算起,现代化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60-1911年,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在传统制度和权力结构内进行的,推动现代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封建士大夫阶层。虽然这些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但是,它们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还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
第二阶段,从1912-1949年,中国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
第三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建国之后,按照苏联做法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之后,现代化道路出现了曲折。70年代后拨乱反正,我国重新开始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已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还面临着实现现代化的新任务。如何继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11、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有三大职能:其一,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其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其三,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为了履行这三大职能,还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市场开放原则。第三、公平贸易原则。第四、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12、简述文化冲突对于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虽然文化冲突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有的以和平方式进行,表现为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有的以暴力形式出现,甚至导致战争的爆发。但是,各种文化冲突都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能促成文化的分化,打破旧的文化体系,诞生新的文化体系;还能导致文化的整合,使不同文化系统之间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收、融合,以至于逐步趋于一体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论述题:
1、人口爆炸给社会带来哪些巨大压力?请举例进行论述。
答:首先,人口过量增长对物质生产带来巨大压力。生存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如果人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社会将失去稳定和秩序。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形势下,满足人口基本需求的社会物质生产倍感压力,高度紧张。
  第二,人口过量增长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使用。物质生产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资源,由于对物质产品的巨大需求,人类在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强度、高密度,而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往往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自我更新能力。自然资源长期以往地被透支使用,最终会导致其恢复机制的衰退甚至崩溃。
  第三,人口爆炸引起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从生产原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因没有足够的原料资源来消化所有的人力资源,过多的人力资源就会引起人口失业,影响社会的稳定。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这个问题相当严峻。
第四,人口过量增长阻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口的质量是关键因素。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国度里,过多的受教育人口会降低人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降低教育的质量,一个家庭中有过多的孩子,也会降低人均教育投资花费,而这些都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
2、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阶层分化?
答: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新的社会群体不断出现,各个新旧阶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分化仍在继续,社会处于新的整合过程中,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社会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的改变是影响社会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原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以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作为新的经济成分发展很快。目前,我国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大规模分化,职工中可分为国有企业工人、城镇集体企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合资合营企业工人、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雇工等。"农民"发生了深刻的职业分化,"农业人口"已成为一个户籍的或居住地域的群体概念,现实中区分为农业劳动者、乡镇企业工人、外出的农民工、农村雇工、农村文教科技医疗工作者、农村个体工商业者、农村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干部等。每个群体还可分成若干个次级群体,如经营大户、兼业户、合作户和小农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中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组成。
3、联系你所在地区农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谈谈应如何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田径赛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对社会主义矛盾进行科学分析所得的重要结论;2、就目前常州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工业发达、农业相对薄弱,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保证战略重点的优先发展,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出,兼顾一般的原则,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要以第一、二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合理的规模、布局和结构。
4、在学校工作中应如何做到既坚持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又坚决反对邪教?
答:1、一是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2、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唯心主义、有神论的宗教信仰,而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3邪教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其特征有三:一是教主崇拜,二是实行精神控制,三是秘密结社。在学校工作中,要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广大师生,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积极举报、打击邪教组织及其非法活动。
5、什么是知识经济?人类社会应该如何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答: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类社会进入计算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6、具体论述为什么要建立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世界文化?
答:文化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因为,人类文化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甚至衰亡的历史过程。从人类文化发展总体看,不同文化系统的发展不仅有其相似之处,而且在互相交流和融合中共同得到发展。同时,世界文化的发展又存在着多元性的特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各有自己特殊的发展轨迹。文化在传播和交流过程中虽然有交叉,出现一定的趋同性,但是,它并不是抛弃原有的个性,原有的文化差异并未消失。因此,这是在各自文化特色基础上的统一。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发展也包含着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含义,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一定意义上,'全球化'根本上就是以经济行动策略来实现的文化整合过程,最终结果就是要在'普遍性'的设计中,完成对于世界文化的'普遍化'改造。所以,如何解决世界文化发展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问题,是世界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不应是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更不是借助世界经济市场重组的机会,对不发达国家的弱势文化形成压力,以致剥夺弱势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发言权,或只是按照西方文化的发展模式来改造,将世界文化整合为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单一文化。人们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这将是世界文化发展的灾难。人们企盼着不同文化之间增强相互理解和宽容,从而把世界引向和平。21世纪关注着人类的命运,我们既要在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也要反对部落主义,在此基础上,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当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种新型的文化多元互动的新格局。换言之,世界文化的整合不是一种文化简单的一致,而是在包容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各种文化系统之间必须加强彼此的理解,接受彼此的差异,用五颜六色的文化之花将多元文化的星球装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四、分析题:
1、运用有关城市化的理论,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我国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答:城市化是指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从乡村向城市转化。城市人口是全社会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 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有以下三个特点:1、各地城市化水平差距拉大。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发展速度快,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拥有众多的传统农业区,影响了城市化进程;2、大都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我国目前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都市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等大都市带。3、我国的城市化仍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当前,我国不仅出现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而且由于大城市特别是首位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的吸引力,导致大城市数激增,首位城市人口膨胀,出现所谓的过度城市化的现象,这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2、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分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具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答:加入WTO是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将本国经济发展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大举措。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中国。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于世界前列,许多重要的工农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跃至世界前10位,外汇储备居于世界第二位,并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输入国,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有很大的互补性。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并且具有12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对于很多国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也为他们提供巨大的商业机会。因此,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中国的参加,将是一个不完整的国际组织;没有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加入,国际市场也将难以实现真正的统一。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世界贸易组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将使我国与135个成员国和地区取得无歧视的贸易待遇,减少多边和双边贸易中的摩擦,使我国的出口渠道更加通畅,出口数量将会有较大增加,从而充分利用国际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我们也会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的风险和压力,这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就要求我们采取相应对策,趋利避害,促使我国经济在全面进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答案有错

上一篇:《人类与社会》》形成性作业

下一篇:暂无

小米课手机端XML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