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开放本科试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1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三讲后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参考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资料,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限,如果作业册空间不够可以另附空白纸。
讨论题:
要求:先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鲁迅到日本留学时为什么要选择医学?为什么又要"弃医从文"?(40分)
参考资料一:
绍兴的周氏家族,在清朝后期曾是一个十分兴盛的名门旺族。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勾结英法联军击败太平军后,在绍兴大肆烧杀。周家在这场兵燹中,各房族财产损失惨重,大伤元气。1881年,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后来他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受到这段生活的深刻影响。
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1902年,21岁的鲁迅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怀着救国的理想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日本人专为中国留学生进入各种专门学校而开设的补习学校,既补习日语,也补习普通科学知识,学习期限为两年。鲁迅当时被编入普通科江南班。),当时的东京正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小说》等报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精神食粮。鲁迅在课余也开始接触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同时也与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一起开始了中国国民性的探讨。后来,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回忆说:"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呐喊?自序》)。然而,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正是从那时起,鲁迅遂"弃医从文"。鲁迅的全部创作,包括杂文和小说,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参考资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2.先复习专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再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人生派和艺术派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应该如何理解郭沫若创作《女神》的"文化语境"?(30分)
参考资料一: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主要成员还有冰心、朱自清、庐隐、王鲁彦等。主要刊物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等,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因主张文学表现人生而被称为"为人生派",其创作表现了现实主义的特色。
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叶圣陶的作品最具代表性。《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期小说的代表作。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的特长。在他的小说中,教育界的生活占有重要比重,因此,他的小说又被称为"教育小说",而《潘先生在难中》则是作者的"教育小说"在经历了偏重于批评教育方法之后,发展到偏重于通过教育问题来揭示社会问题的结果。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看,叶绍钧小说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对于灰色人生的描写,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在难中》中的主人公"潘先生"。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在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从创作方法上看,这篇小说则体现了作者冷静、客观的态度尽量让事实说话,用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总之,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不在《潘先生在难中》都要以找到,而且得到了最为集中和最为充分的表现,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其代表作。
参考资料二:
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主要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主要刊物有1922年创办的《创造季刊》和以后陆续创办的《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以及《创造月报》等,因主张把文学看作是自我表现的形式,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而被称为"为艺术派",其创作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
"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是创造社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两种主要形式。"自叙小说"又称"身边小说",是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是以作家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为题材,主要代表作有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等;"寄托小说"的特点是主要以古代或外国的人与事为题材,但其创作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古代的历史或外国的生活,而是借此来抒发作家自己的主观情怀,其主要代表作有郁达夫的《采石矶》、郭沫若的《牧羊哀话》等。
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郁达夫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完成于1921年5月的《沉沦》是郁达夫小说的代表作,体现出郁达夫小说在显著的自叙传性质、浓郁的抒情格调、感伤的浪漫主义倾向等方面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征。《沉沦》的主人公"我"有著作家自己的浓重投影,是一位患有严重忧郁症的留日学生,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长兄在官场上也很不得意,自己在学校又屡屡受挫,退学后便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终日郁郁寡欢,从小养成了孤独感伤的性格。到日本后,陌生的环境和民族的歧视,使他的性格更加畸形,不仅仇视日本同学,而且与仅有的几位中国同学也疏远了,于是便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避难所,在爱情小说里沉醉,然而,青春期所燃起的爱情之火,却烧得他无处可藏,他越是孤独,越是渴望爱情;可越是渴望爱情,就越是无法获得爱情,终于在肉欲的诱惑下,发展到窥浴、偷听、寻妓而不能自拔的地步,陷入了梦魇般的泥潭中,最后赴海自尽。
参考资料三:
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读小学时的"撕榜风波",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梁启超、章太炎等激进的改良主义者的政论文章,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辛亥革命期间,他亲历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既给他带来了失望和苦闷,也激发起他不屈的反抗精神。
1914年,郭沫若赴日留学。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但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并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1916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开始了他最初的白话新诗创作,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经在国内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的郭沫若,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找到了"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的"喷火口"和"喷火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并在翻译歌德诗剧《浮士德》过程中,创作了《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等诗剧。1921年6月,差不多已经疯狂了的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3.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茅盾的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是否存在着矛盾?(30分)
参考资料一: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茅盾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在新文学初期,他主要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在大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更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而仅仅是一位业余的文学家;在30年代和40年代,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50年代以后,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茅盾虽然也去过日本,但与许多留学海外的作家不同,既不属于东洋派,也不属于西洋派,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
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经朋友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同时,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3月,他又与欧阳予倩、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即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便同时活跃在文学和革命这两个领域,一面参加新文学的建设,一面从事革命工作。
从1922年到1927年,茅盾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革命、文学与社会等方面处于先锋地位。同时,又是政坛上最为活跃的文学家。1925年底,当选为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第二年年初赴粤,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官和汉口《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在去南昌途中受阻于庐山牯岭。
1927年8月,从牯岭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茅盾的第一篇小说。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外两个中篇《动摇》和《追求》。1930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正暗含著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心情,他最初的笔名就是"矛盾"二字(《蚀》原稿署名"矛盾",发表前经编辑叶圣陶改为"茅盾"。)。1928年7月经上海逃亡日本东京,后写有带总结性的文学论文《从牯岭到东京》,文章认为,中国革命离不开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是当时主要的读者,革命文艺应把小资产阶级作为反映对象和服务对象,因此,实事求是地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消极悲观情绪是允许的,不应夸大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回答了创造社、太阳社对《蚀》的批评,并就革命文学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参考资料二:
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展示"到"社会剖析"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发展过程的风向标。《幻灭》重点描写了女青年章静在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坎坷生活。静女士是上海S大学的学生,她和同学抱素相爱后,发现抱素是一个军阀的"暗探",而且已经有爱人,陷入了悲哀的泥潭。在同学史俊等人的鼓励下,投奔当时革命的圣地汉口,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不久,她又产生"幻灭",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换了三次工作,在医院当护士时,遇到一位斯文温雅的北伐军连长强唯力,再一次燃起了爱情的火花,认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愉快的生活。"可是好景不常在,强连长又要回军队去了。小说不但写到了雄壮的北伐誓师典礼,而且还写到了刚刚发生不到一个月的"南昌起义"。作品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透过未经世故、富于理想的静女士与看透人生、玩世不恭的慧女士对革命的不同感受,来反映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特别是他们在革命前夕的亢奋情绪和革命到来时的幻灭心理及其变化。在对慧的描写中,作者借助慧的个人身世和性格历史,真实地展示了她性格发展的逻辑,把她报复主义的病态心理写得合情合理,具有真实生动的立体感。《动摇》"是经过冷静思索,比较有计划写的",虽然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作者的目的却"是要借写武汉政府管辖下湖北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是要写大革命时期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心理状态,他们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追求》与前两部一样,也是"粘"着题目写的。本意是要写一群青年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幻灭和动摇后,重又燃起希望的火炬去追求光明,但创作中又听到了许多朋友在"左倾盲动路线"造成的失败中,莫名其妙地牺牲和被捕,临时改变了计划,写成"个个都在追求,然而都失败了"。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女青年章秋柳的形象,她竭力想振作起来,改变自己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灰色生活,但又陷入了追求享乐和肉欲刺激的泥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干脆以自己以前所厌恶的报复主义作为武器。《蚀》三部曲虽然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先河,但由于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记录了作者在大革命期间亲眼目睹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茅盾:《从牯岭到东京》),真实地描写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从"幻灭"到"动摇",再到"追求"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在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时代特征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等方面,初步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个性,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这又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
《虹》、《路》和《三人行》在茅盾的创作生涯中具过渡的性质。《虹》写于日本,作者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增加一些亮色,以改变《蚀》的暗淡基调,同时也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作品采用三段式时空切换的方法,通过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家庭包办婚姻,经过许多挫折,终于冲出了夔门,从成都经泸州到达上海,遇到了革命者梁刚夫,接触到了革命理论,在"五卅"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踏上了"通向革命天国之虹"。作者本意是"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遂不能复续"(茅盾:《虹?跋》)。虽然,作者未能完成原来的创作设想,但仍然能看到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寻求革命的心路历程。此作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成为茅盾史诗性小说的一个标记。《路》和《三人行》写于茅盾回国之后,是他献给新成立的"左联"的礼物。由于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的痕迹。其中,《三人行》最为典型。作品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出身书香门第的许,是一个侠义主义者,但他救助奴婢秋菊却不被理解,去暗杀欺压女学生的恶霸,又送了性命。出身破落商人家庭的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抗日浪潮中思想刚有变化,又在席卷全国的抗日风暴中吓得发狂而死。只有实际主义者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的一种最为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在50年代的《小城春秋》等作品中仍有表现。
就在茅盾尚未完全结束《三人行》的写作,就开始创作的《子夜》和随后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小说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作者虽然没有放弃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是,却努力地为创作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以弥补自己素材的不足,并按照社会科学理论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收集到的素材。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开放本科试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2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五讲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题型相一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中写道:"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2.在老舍嘲讽的"洋派青年"中,还有《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
3.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青年杂志)》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4.《日出》主要选取了陈白露的客厅和一个叫"宝和下处"的三等妓院作主要场景。
5.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6.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7.鲁迅曾受到严复述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
8.茅盾原名沈雁冰,早在他192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之前,就已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的批评家和组织家了。
9.老舍写于1932年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并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
10.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戏剧刊物。
11.鲁迅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12.《离婚》主要描写的是北平某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思想矛盾、生活纠葛的家庭风波,主人公张大哥把做媒当作最大的快乐和享受。
13.曹禺的五大话剧杰作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家》。
14."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15.《幻灭》以大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为背景,主人公章静(章小姐)是上海S大学的女学生。
16.《雷雨》中的"命运观"问题是批评家李健吾(刘西渭)在30年代首先发现的。
17."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8.《女神》共分三辑,第一辑由三部诗剧组成,它们是《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19.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之外,还有一类市民形象,他们是以祥子为代表的城市贫民。
20.《春蚕》写于1932年11月,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杂志的第二卷一期,1933年5月与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为《农村三部曲》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出自鲁迅的( D )。
A.《示众》 B.《马上支日记》
C.《祝福》 D.《呐喊?自序》
2.话剧《获虎之夜》的作者是( A )。
A.田汉 B.陈大悲
C.洪深 D.丁西林
3.茅盾对小说《倪焕之》评价最高,这部小说的作家是( C )。
A.郁达夫 B.鲁迅
C.叶圣陶 D.废名
4.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 C )。
A.《二马》 B.《骆驼祥子》
C.《离婚》 D.《四世同堂》
5.从《雷雨》到《日出》,曹禺剧作风格的变化主要受到一个外国剧作家的影响,这个作家是( C )。
A.奥尼尔 B.莎士比亚
C.契诃夫 D.布莱希特
6.鲁迅创作的最后一篇现实题材的小说是( C )。
A.《故乡》 B.《风波》
C.《离婚》 D.《祝福》
7.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除了《卓文君》、《王昭君》外,还有( D )。
A.《蔡文姬》 B.《屈原》
C.《武则天》 D.《聂?》
8.茅盾在《春蚕》中说到的"长毛造反"是指( C )。
A."一?二八"事变 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起义 D.武昌起义
9.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其中,二强子的女儿是( D )。
A.小文 B.大赤包
C.虎妞 D.小福子
10.《雷雨》中的"鲁妈"是( A )。
A.侍萍 B.周萍
C.蘩漪 D.四凤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以残忍的"典妻"现象作为创作题材的小说主要有( B、C )等。
A.《潘先生在难中》 B.《赌徒吉顺》
C.《为奴隶的母亲》 D.《湖畔儿语》
2.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有许多"诗剧",其中主要有( A、B、C、D )等。
A.《女神之再生》 B.《棠棣之花》
C.《湘累》 D.《凤凰涅?》
3.鲁迅表现"看/被看"模式的小说主要有( A、B、C、D )。
A.《狂人日记》 B.《示众》
C.《阿Q正传》 D.《药》
4.《子夜》描写了五条重要的线索,其中重点描写的"三大火线"是( A、B、D )。
A.资本家在公债交易所中"多头"和"空头"的投机活动
B.民族工业的兴办、挣扎和最后的彻底破产
C.如火如荼的农村革命运动和吴荪甫"双桥王国"的美梦彻底破灭
D.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反抗资本家残酷剥削的怠工、罢工斗争
5.曹禺笔下的女性形象主要有( B、C、D )。
A.曾文清 B.金子
C.陈白露 D.瑞珏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周朴园与侍萍之间有无真正的爱情?请举出作品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8分)
2.在小说《四世同堂》中,作家是怎样描写祁老太爷"破缸御敌"的?祁老太爷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6分)
3.茅盾的创作计划为什么总是不能完成?试举出三部以上的作品例子。(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鲁迅对传统文化是否是持否定性的批判态度,这种态度是否偏激?是否是虚无主义的?请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说明你是如何看待对鲁迅这种态度的?
2.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鲁迅是怎样描写的?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和意义?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说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开放本科试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3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七讲后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参考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资料,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限,如果作业册空间不够可以另附空白纸。
讨论题:
要求:先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鲁迅首先是文学家还是思想家?为什么有人说鲁迅是"被逼成思想家的文学家"?(40分)
参考资料一: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在"弃医从文"之初,并没有想要成为一位思想家或革命家,而只想成为一位文学家。然而,当他眼看着那些体格健全而精神愚弱的国民"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而想要"改变他们的精神"时(鲁迅:《呐喊?自序》),实际上,已经决定了鲁迅的人生之路绝不可能是一条单纯的文学之路,他不可避免地要被自己和社会"逼上"一条思想家和革命家之路。
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时,已经"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鲁迅:《自选集?自序》)的鲁迅,内心的火焰即使没有完全熄灭,也只是一团"死火"。但是,当他早就渴望的"精神界之战士"终于将要呼之欲出的时候,当这些驰骋在寂寞中的猛士向他发出了增援的呼号时,他却将这种"邀请"当作是"前驱者"向自己发出的"将令",他内心的死火也终于被重新点燃。1918年5月,当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之后,8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公开自己与社会决裂态度的杂文《我之节烈观》,紧接着,在这年的10月,他毅然加入了"《新青年》作家群",加入了正方兴未艾的"随感录"创作热潮,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随感录"《随感录?二十五》。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而读者也看到了一位"从旧营垒中来"的老成持重而坚韧不拔的真正的"精神界之战士"。
当然,以文学创作来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的人远不止鲁迅一人,当时的文学家都是启蒙家,而所有的启蒙家都必然地承担着思想家的重任,这正是"五四"的时代特征。然而,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就在于他的小说与其他"五四"小说有两点重要的区别:
第一,鲁迅小说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个性解放或家庭婚姻或革命斗争,而是中国社会变革时期最紧要最迫切的人的精神困惑和生存前景等重大问题。这主要又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狂人日记》、《长明灯》为代表的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二是以《阿Q正传》、《药》、《风波》和《示众》为代表的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总结和对愚弱国民性的探讨和改造;三是以《孔乙己》、《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和《肥皂》为代表的对"五四"前后几代知识分子的前途和道路的关注。
第二,鲁迅小说并不像"五四"前后的"前驱者"那样乐观,而是在自己的怀疑和沉思中形成了"忧愤深广"的总体特征。鲁迅小说既不像写实派小说那样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问题的揭露或对爱与美的追求上,也不像抒情派小说那样满足于自己身边故事的描写或依靠感伤情感的抒发来打动读者,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要"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参考资料二:
鲁迅收入《呐喊》和《彷徨》两部集子中的25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主要有知识分子和农民两大题材。其中,知识分子题材占14篇,真实地描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清末、辛亥革命和"五四"以后三个重要时期的精神和生存状况,是鲁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按其精神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类形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是鲁迅最为看重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希望大家通过他们失败的故事,看到他们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结果。
如果说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表现了他"哀其不幸"的态度,那么,他的农民题材小说则更多地表现了他"怒其不争"的思想,更集中地表现出鲁迅作为一个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鲁迅农民题材的小说不仅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落后农民的艺术形象,而且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黑暗的现实,深刻地揭示出了这些农民愚昧、麻木的精神上的创伤。鲁迅曾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因此,他将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直接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等,都属于这两个时代。然而,也有不甘于这两个时代的人,如《阿Q正传》中的阿Q、《离婚》中的爱姑等,他们虽然也与曾经反抗过的狂人、吕纬甫、魏连殳以及涓生子君们一样,都以失败而告终,但鲁迅仍然将"创造这中国历史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作为包括自己在内的"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2.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什么是"京派"?京派的创作特点是什么?(30分)
参考资料一:
"京派"和"海派"虽然与北京和上海有关,却不是两个单纯的地域性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出现,与30年代开始的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论争有关,而这场论争则是由沈从文一手挑起的。
沈从文引起著名的"京海之争"就发生在这之前的1933年10月,他在刚刚接手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第9期上发表《文学者的态度》,抨击当时文坛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包括"在上海寄生于书店、报馆、官办的杂志,在北京则寄生于大学、中学以及种种教育机关"中的"玩票白相文学作家"。在这篇文章中,虽然没有出现"京派"和"海派"的字眼,也不是完全针对"海派"而言,但是,沈从文早就对"海派"有所指责。他曾在《论中国小说创作》一文中说:"从民十六年(即1927年--引者注),中国新的文学由北平转到上海以后,一个不可避免的变迁,是在出版业中,为新出版物起了一种商业的竞卖。一切趣味的俯就,使中国新的文学,与为时稍前的低级趣味的海派文学,有了许多混淆的机会......"于是,因与左联作家展开"文艺自由论辩"而声名大振的苏汶(杜衡),1933年12月1日在《现代》4卷2期上发表了《文人在上海》,从人的基本生存的角度,为上海作家进行辩护,而沈从文却得理不饶人,1934年1月,在《大公报?文艺副刊》第32期上以《论"海派"》予以回击。先是下定义:"'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继尔历数海派的种种特征。虽然沈从文再一次说明海派作家和海派风气与"上海的文人"不是一回事,并特意强调,"茅盾、叶绍钧、鲁迅,以及大多数正在从事于文学创作的杂志编纂人"都不属于海派,但他在文章中将"海派"与"北方文学者"的对立处理,仍然得罪了在上海的左翼作家。实际上一直有人认为,"海派"也包括"左联"。
"京海之争"不仅扩大了京派的名声,而且,使京派从"无形"走向了"有形"。在这之前,京派虽然存在,但并没有结成社团,甚至没有"京派"一说。如果追溯京派形成的原因,可以发现文学刊物的重要作用。首先是1931年5月由废名、冯至编辑的《骆驼草》,然后有1933年9月沈从文接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1934年10月由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编辑的《水星》,以及1937年5月由朱光潜开始编辑的《文学杂志》等。围绕在这些刊物周围的作家,主要有三部分人:一是与语丝社有关的讲究文学趣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二是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梁宗岱等;三是北京的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校中的师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干、林庚、李长之等,汪曾祺是40年代在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后才崭露头角的,可以看作是"京派的最后传人"。这些作家除了在小说方面卓有成就外,在文艺理论、散文、诗歌以及戏剧方面都有堪称独步的大家。在京派的形成过程中,"文学沙龙"和"聚餐会"的形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京派的"文学沙龙"和"聚餐会"多以林徽因、朱光潜等为东道主,参加的人除上述京派成员外,还有北大的罗念生、叶公超,清华的朱自清、王了一、曹葆华,以及周煦良等。因此,京派主要指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京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30年代,中国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都移到了上海,成为"文化边缘"的北京,虽然比较沉闷,但毕竟是文化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又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浓重的文化氛围为这些志趣相投的作家的重新集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第二,处于文化边缘的北京,远离政治的中心,这些作家又大多生活在大学校园里,大多拥有雍容高贵的气质,喜尚扎实稳健的文风,大多趋于保守,较少沾染社会上的商业气息和党派作风,所以,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平和、恬静的创作心态,也郁积着浓厚的怀旧情绪。钱钟书在抗战时期写的短篇小说《猫》中有一段描写,很好地表现了京派作家以"京派"为荣的心态:他们"上溯到'北京人'为开派师祖,所以北京虽然改名北平,他们不自称'平派'。京派差不多全是南方人。这些南方人对于他们侨居的北平的得意,恰象犹太人爱他们所入籍的国家,不住的挂在口头上。"第三,在文化边缘中能够甘于寂寞继续坚持创作的作家,大多是真正有志于文学事业的人,特别看重文学的独立价值,对于那些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倾向,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在内心里就与各种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京派"与"京味"无关,京派指的是一个文学流派,京味指的是一种文学风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学概念。在京派的作品中,一般是读不到京味的,即使是凌叔华和萧干的作品也不以京味为特点。然而,京派与"乡土文学"却有着重要的血缘联系。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废名,原本就是"乡土文学"的新秀,其他来自乡村的作家,也可视为"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他们对儿时的乡土生活的怀念,是形成"田园牧歌风格"的主要原因,而"田园牧歌风格"的形成,又将他们与"乡土文学"区别开来。京派作家同20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一样,虽然生活在都市,但他们的创作内容却与生活的城市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主要以家乡生活为创作的题材和背景。废名主要写家乡湖北黄梅的生活,沈从文则以家乡湘西生活为题材,以及后来被称为"京派的最后一位传人"的汪曾祺,也是主要以家乡江苏高邮的人和事为题材。凌叔华的《花之寺》和萧干的《梦之谷》等作品,虽然多以北京为背景,但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北京人(凌叔华祖籍广东番禺,生于北京。萧干祖籍内蒙,蒙古族,生于北京)。北京也就是他们的家乡,而且,萧干的作品仍然是以"童年视角"为出发点的,在本质上与"乡土文学"和其他的京派作品并无相悖之处。
参考资料二:
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却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特征。在题材上,他们大多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首先,与他们的文学态度有关。他们出于对文学的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不满,有意识地采取一种回避时代潮流、回避现代文明、回避时尚的态度,转而从文化的而不是政治视角来表现已经被人们所淡忘的乡村生活和民间生活,注重以传统的和民间的道德重写人生。其次,与他们的怀旧情绪有关。他们对原本并不美好的宗法制农耕文明的理想化处理,与他们对畸形发展的现代都市文明的格格不入形成了一种情绪上的巨大反差,因此,正是他们无法忍受现代都市的日益浓郁的商业化气氛和日益堕落的道德伦理,才促使他们认真地去挖掘乡土中国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第三,还与他们的人生态度有关。他们不但有受人尊重的地位,而且还有受人敬仰的知识和修养,他们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看得很透也很淡。他们创作中有恋旧倾向,但并没有迷失自己,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状态,在审视的态度中还含有批判的意识,书写人生之"常"与"变"。因此,既可以说是在时代变革之外寻求自足,也可以说是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来抵抗现代文明和文学的堕落。
在风格上,他们大多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首先,他们生活在都市却热衷于以自己童年和乡土生活题材,在怀旧的情绪中去品味生活、挖掘诗意。其次,与快速时髦的都市文明的疏离,与缓慢古雅的乡土生活的亲近,必然产生平和的创作目标和从容的写作态度,也必然会以和谐、圆融、静美的境界为自己的美学理想。第三,在创作中表达都市人对理想化的农牧生活的向往,自然地会形成具有悠长、舒缓、优美特点的"牧歌田园诗"风格。京派作家在创作上表现出偏于古典审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的特点,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是十分独特的。新文学从她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新文学作家,一般都具有感时忧国的特点,重视现实干预,缺少悠远的乌托邦式的艺术想象。因此,"启蒙文学"始终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文学启蒙"则一直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还很少有田园牧歌型的作家和作品,以废名和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的出现,也就只能看作是一个例外。它对后世的影响虽然始终存在着,但也只是在断断续续地在延续着。
在文体上,他们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首先,由于京派作家既有才情又有学识,在创作中既追求独特又讲究品味,既看重自己的作家身份又不忘自己的学者身份,不愿以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取胜,而宁可将力气花在形式的创造上。再加上他们几乎个个都学贯中西,既有深厚的古文底子,又经过西洋文化的熏陶,既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又熟悉各种诗化、散文化的艺术手法,一旦认真追求起"文章之美"来,必然有所创新和推进。其次,由于他们的理想是表现乡土人生,大多选择了抒情体小说的形式,他们在这方面的贡献不仅是大大的发展了中国的抒情小说,而且还在于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使抒情小说从此成为了一个传统和源流。当然,他们既然生活在都市,其创作总是难以与都市彻底绝缘,只是由于对都市的反感,抒情的笔调在这里总是变为讽刺的笔调。他们抒起情来令人陶醉,调起侃来也同样令人开心,而且,其形式仍然是那样的鲜明和突出。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3.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为什么说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曹七巧形象的意义是什么?(30分)
参考资料一:
张爱玲(1920-1995年),原名张英,祖籍河北丰润,上海人。,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
这样一位传奇作家的出现,既是社会急剧变动的产物,也是中西两种文化相互撞击的结果。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此外,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张爱玲:《天才梦》)。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为了不过穷日子,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虽然张爱玲9岁才进小学,却已经能够跟着母亲读老舍小说《二马》,并从此喜欢上老舍的小说。终于,视如仇敌的父母协议离婚,父亲再娶,而父亲和后母都吸鸦片,家里总是云雾弥漫。1931年秋,母亲将11岁的张爱玲送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后,再次出洋。张爱玲也愿意住在学校,很少回家。家庭的不幸使得有家不能归的张爱玲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学习和写作中,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小说《摩登红楼梦》,并时有习作(包括中文和英文)刊载于学校的校刊《凤藻》和校外的《国光》等报刊杂志。1937年夏天张爱玲毕业时,母亲再次回国,向父亲提出让张爱玲留学英国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母借此与张爱玲发生冲突,父亲歇斯底里地将张爱玲禁闭在家中。张爱玲病在床上,多日无人照应,几乎丧命。
1938年,在困境中终于长成大姑娘的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她虽然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1939年秋,张爱玲终于时来运转,得到了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的机会。此时,《西风》月刊也发表了她的散文处女作《天才梦》。然而,张爱玲仍然未能摆脱多舛的命运,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就与她的终生好友炎樱同船返回上海。后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于是,为了生活的自立,只得为《泰吾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
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 第一炉香》(以下简称《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因此,1943年和1944年,是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年份。1944年5月,著名翻译家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发表了当时最重要的评论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同年8月和11月,张爱玲相继出版了她最有代表性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
参考资料二:
《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这是一个关于"原欲"的故事,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人性变态和人性异化的故事。张爱玲的小说都与女性和"女性与金钱"的关系有关,为了生存或为了不至于受穷,她们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惟一的目标,以青春作婚姻的代价,又是以金钱为最终目的。这部作品不仅写了人的物欲(财欲),写了姜家二奶奶曹七巧为了能进入虽然已经破落但仍然是贵族大户的姜公馆,嫁给了患骨痨的废人姜二爷。而且,还突出地描写了人的情欲(性欲),在做上了二奶奶后,畸形的婚姻造成了畸形的性格,使她对男女情事十分敏感,也自然地将情感集中在当时她能接触到的惟一男性三少爷季泽身上。然而,当情欲得不到满足后,物欲便成为了她生命的惟一中心。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报复"的故事,一个关于"禁锢"的故事,一个用物欲报复情欲,一个因情欲被长期禁锢而变异后演化为更为疯狂的物欲的故事。按照弗德依德的学说,原欲就像一条河流,如果它受到阻碍,就会溢向别的河道,直接导致性错乱心理和性变态行为。七巧家原是开麻油店的,她年轻时也有中意她的肉店小伙,还有她哥哥的结拜兄弟喜欢她,称得上是"麻油西施",虽然粗鲁泼辣,却充满活力。但做了姜家二奶奶后,爱情当然是没有的,连情欲也得不到满足,更令人窒息的是,谁都轻视她,连丫环都敢对她冷嘲热讽,加上封建礼教的压抑,她不得不强压情欲之火,"迸得全身的筋骨和牙根都酸楚了"。于是,她渴望着三少爷的爱,但风流成性的季泽谁都敢沾,就是不愿越叔嫂之防。当她最后一点情欲之火熄灭后,开始变得刻薄冷酷,开始进行疯狂的报复。她先是"恋子",要儿子整夜地陪她抽大烟,以探听和渲染儿子与媳妇的房事为乐趣,逼得儿媳守空房。后又"妒女",自己没有得到的幸福生活,连自己的女儿也别想得到。最后,终于沦落为一个眼中只有金钱没有亲情的恶毒残忍的魔鬼。
当然,这也是一个"害人害已"的故事。曹七巧与葛薇龙、白流苏等女性不同的是,她的婚姻一开始并不是她自愿的,完全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她当时只是受害者和受虐者,但是,当她无论怎样努力也得不到幸福后,当她开始对她的亲人进行报复后,她便成为了害人者和施虐者。此外,这也是一个关于"宿命"的故事。在作者眼里,曹七巧的婚姻只是一个买卖(张爱玲小说中的婚姻实际上全都是买卖),她卖掉了自己的一生,得到的只是一点金钱。因此,她生命中最可宝贵的当然是金钱而不会是家庭与亲情。当她与季泽的爱情化为泡影后,特别是当她看清楚了季泽重新找上门来只是为了算计她的财产时,她对所有的男性都绝望了,因而对整个世界都绝望了。她得出的结论就是:"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钱。""这是个疯狂的世界!"所有的人都被一种无形的魔力所控制,人的命是天定的,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这就是张爱玲所要表现的"传奇"故事,所要表现的世界的无情和人生的苍凉。正因为如此,曹七巧一直被人们看作是张爱玲笔下最完整的女性形象,最厚实的小市民形象,甚至可以说是张爱玲为20世纪中国文学贡献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形象。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开放本科试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形考作业4
(2005春使用)
说明: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九讲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作业总分为100分,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范围和题型相一致,可以看作是一次"模拟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京派"的后起之秀萧干是蒙古族的后裔。
2."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锁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道'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3.《沉沦》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
4.《赞美》最核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也是穆旦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之一。
5.在20世纪50年代,郭沫若创作了两部历史剧,其中,直到今天仍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作为保留节目的是《蔡文姬》。
6.茅盾小说人物塑造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系列",一是"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二是"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
7.在《雷雨》中,周朴园曾与侍萍同居三年,生育了两个儿子,即周萍和鲁大海。
8.40年代,郭沫若曾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批判沈从文是"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的"粉红色"的文艺家。
9.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臧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诗创造》杂志。
10.《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丽尼的散文集。
11.周作人最欣赏自己的散文《知堂说》。
12.鲁迅30年代对"五四"散文发达状况的评价是:"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13.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王佐良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泄着对现实的不满"。
14.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诗合集《九叶集》。
15.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应归属于"独语体"。
16.《倾城之恋》是一个关于调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弃妇的故事,是一个弃妇在进行垂死挣扎和自我拯救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的故事。因此,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张爱玲版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故事,一个关于逃离的故事。
17.沈从文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他出生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18.《苍蝇》中旁征博引,其中有希腊史诗、日本俳句、我国的《诗经》等。
19."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出自作品《影的告别》。
20.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另外一处的吊脚楼上,又有了妇人唱小曲的声音,灯光摇摇不定,且有猜拳声音。我估计那些灯光同声音所在处,不是木筏上的?头在取乐,就是水手们小商人在喝酒。妇人手指上说不定还戴了水手特别为从常德府捎带来的镀金戒指,一面唱曲一面把那只手理着鬓角,多动人的一幅画图!"这段描写出自作品( A )。
A.《鸭窠围的夜》 B.《边城》
C.《萧萧》 D.《柏子》
2.张爱玲最不喜欢的新文学作家是( C )。
A.鲁迅 B.老舍
C.冰心 D.茅盾
3."京派"最有代表的美学家和评论家是( A )。
A.朱光潜 B.周作人
C.凌叔华 D.沈从文
4.1977年2月26日,穆旦逝世于天津。他的绝笔之作是作于1976年12月的( D )。
A.《死》 B.《电》
C.《夜》 D.《冬》
5.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以印象主义批评对沈从文小说以热烈的赞美。这个刘西渭实际上就是"京派"作家( B )。
A. 萧干 B.李健吾
C. 林庚 D.李广田
6.对九叶诗人现代派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30年代现代派诗人是( B )。
A.戴望舒 B.卞之琳
C.何其芳 D.李金发
7.阿Q认为,他一生"行状"上的惟一的一个污点在于( C )。
A.被革命党剪了辫子 B.死前没能唱戏文
C.画圈画不圆 D.被抓进又抓出
8.周作人在《美文》中作为榜样的欧美现代小品文家有( D )等。
A.艾略特 B.兰波
C.里尔克 D.兰姆
9.《金锁记》是张爱玲小说的代表作,其主人公曹七巧是( B )。
A.曹公馆的二奶奶 B.姜公馆的二奶奶
C.曹公馆的七奶奶 D.姜公馆的七奶奶
10.王佐良在《一个中国新诗人》一文中的一句话,被后来的穆旦研究者奉为圭臬的经典评价,这句话是( A )。
A."用身体思想" B."诗即不同张力的和谐"
C."抒情的放逐" D."丰富而且危险"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在40年代,对穆旦诗歌创作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主要有(A、B、D)等。
A.艾略特 B.奥登
C.普希金 D.叶芝
2.鲁迅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作品主要有( A、B、C )。
A.《在酒楼上》 B.《伤逝》
C.《孤独者》 D.《明天》
3.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并不完全像有人说的是虚伪的表现,比如(A、B、C、D)。
A.爱穿侍萍绣过的衬衣
B.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
C.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
D.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
4.祁老太爷最喜欢长孙媳妇,是因为她(A、B、D)。
A.已经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
B.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不像二孙媳妇那样闹得荒
C.虽然识字不多,却很有学问,常常能猜到老太爷的心思
D.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都由她一手操持
5.张爱玲"上海系列"的作品主要有(A、C)。
A.《金锁记》 B.《第一炉香》
C.《封锁》 D.《倾城之恋》
四、简答题(共20分)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为什么可以说"交际花"陈白露是曹禺心中的一个理想,也是作者对这个理想的哀思?(8分)
2.《苍蝇》这篇小品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志趣?是否流露出了中年的心态?(6分)
3.请简要说明20世纪40年代的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在艺术上的主要区别。(6分)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他小说的代表作,是他供奉理想的"希腊小庙"。在这座小庙里,供奉着他什么样的理想生活和理想文体?
2.张爱玲的小说都与女性和"女性与金钱"的关系有关,为了生存或为了不至于受穷,她们把婚姻看作是自己惟一的目标,以青春作婚姻的代价,又是以金钱为最终目的。《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与《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有什么不同?
1
1
上一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形考册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