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三十二章 病毒学各论
掌握: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核酸类型、结构、抗原、传播途径和致病特点。
熟悉:
1.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脑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狂犬病毒、疱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点、传播途径和致病特点。
2.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了解:常见的呼吸道病毒、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上述各病毒的防治原则。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定义、功能)
1.HBsAg 2.Gp120
二、填空题
1.流感病毒包膜刺突有 和 。决定病毒吸附细胞的是 。
2.乙型肝炎病毒吸附细胞的结构是 。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 。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吸附细胞的结构是 ,其高度的 是制备疫苗的困难。
4.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疱疹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
三、A型选择题
1.下列病毒中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 )。
A.流感病毒 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风疹病毒
2.流感病毒最易变异的结构是( )。
A.衣壳 D.包膜 C.血凝素 D.神经氨酸酶 E.GP120
3.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
A.鼻咽分泌物 D.血液 C.粪便 D.尿液 E.唾液
4.HIV感染者可传播HIV的物质除外( )。
A.血液 B.精液 C.唾液 D.羊水 E.器官
5.灭蚊可预防感染的病毒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狂犬病毒 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6.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中不包括( )。
A.HBsAg B.HBcAg C.HbeAg D.HBcAb E.HBeAb
7.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除外( )。
A.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EB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8.引起胎儿畸形的最常见病毒是( )。
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乙型肝炎病毒
9.通过神经播散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是( )。
A.麻疹病毒 B.狂犬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乙型脑炎病毒 E.脊髓灰质炎病毒
10.内基小体是( )。
A.衣原体包涵体 B.麻疹病毒包涵体 C.腺病毒包涵体
D.狂犬病毒包涵体 E.疱疹病毒包涵体
四、问答题
1.甲型流感病毒为何易引起大流行?
2.简述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的用途(列举4项)和各指标的临床意义。
3.HIV通过哪些途径传播?怎样预防HIV感染?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定义、功能)
1.HBsAg: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存在于乙肝病毒的外衣壳(包膜)、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感染者的血液中,是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指标。HBshg是病毒吸附细胞的结构,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是制备疫苗的主要成分。
2.Gp120: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刺突,可吸附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介导病毒感染T细胞为主的CD4阳性细胞。
二、填空题
1.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血凝素
2.乙肝表面抗原(HBsAg),I-IBsAg
3.Gpl20,变异性
4.单股正链RNA,负链RNA,双股DNA
三、A型选择题
1.B 2.C 3.C 4.C 5.D
6.B 7.A 8.A 9.B 10.D
四、问答题
1.(1)甲型流感病毒易引起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甲型流感病毒的包膜抗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易发生变异。当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小变异,未形成新亚型时,仅弓I起小范围的流行;当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发生大变异,形成新的亚型时,由于人群普遍对新亚型无免疫力,因此极易形成大范围流行。<2)甲型流感病毒包膜抗原易变异的原因是由于病毒基因分节段,而病毒又广泛分布在人、家畜、家禽体内,常见几个不同亚型共存于同一群体中,大大增加了病毒基
因重组、形成新亚型的机会。
2.(1)检测HBV抗原抗体系统的用途:①诊断乙肝及判断预后;②筛选献血员;③饮食、保育、饮水管理等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项目;④判断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2)各指标的临床意义:①感染性指标:包括HBsAg,HBeAg,
HBcAb。②恢复期指标:包括HBsAb和HBeAb。
3.(1)HIV通过下列途径传播:①接触污染病毒的血液,包括输血、注射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器官移植等。②性接触。③母婴垂直传播。
(2)预防HIV感染应采取:①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知识,杜绝吸毒、性乱等恶习。②严格管理血液和血制品,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应检测HIV抗体。③对HIV的流行进行监测并积极进行疫苗的研制。
上一篇:《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之第33-37章
下一篇:暂无